記者 陳俊 通訊員 詹曉慧
“以前做飯時水龍頭水流細得像絲線,洗澡全靠‘等水來’,遇上主管道爆管,全家幾天沒水用都是常事!現在好了,打開水龍頭水就嘩嘩流,壓力足得很,再也不用為用水發愁了!”這是10月底以來,白河縣城區至前坡牛家坡方向供水主管道更換工程完工后,沿線群眾最直觀的用水體驗。此前長期困擾群力村、清風村,以及前坡火車站、群力安置點的用水難題,隨著白河縣自來水公司自籌資金推進的管道升級改造工程落地,徹底得以解決。
“白河縣城區至前坡段原有供水主管道已運行近20年,材質老化、銹蝕破損問題日益嚴重,成為制約區域供水的堵點。該管道承擔著群力村、清風村500余戶群眾的日常用水保障,還需滿足前坡火車站運營用水和群力安置點集中供水需求。”白河縣水利局水利技術工作站副站長兼自來水公司經理黃治軍介紹。
長期以來,沿線群眾飽受兩大困擾。一是供水壓力小,低層用戶用水勉強維持,高層住戶、偏遠農戶常常“望水興嘆”,農田灌溉時水流微弱,嚴重影響生產效率。二是管道爆管頻發,最多時月均搶修十余次,每次爆管都會導致大面積停水,短則半天、長則兩三天,不僅給群眾洗衣做飯、生產勞作帶來極大不便,還影響前坡火車站的正常運營。
群眾的“急難愁盼”就是工作的出發點。白河縣自來水公司自籌30余萬元啟動該段管道升級改造工程,將其列為年度重點民生項目。此次改造工程于今年8月底正式啟動,更換主管道總長1200余米,工程資金分配精準高效,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同時,在核心管材配備上全部選用抗壓耐腐蝕且長達20年以上的三油兩布防腐鋼管,從源頭筑牢供水安全防線。
施工期間,白河縣自來水公司編制“分段施工、錯峰停水、晝夜推進”的科學施工方案,施工方建立“三重民生保障機制”,即停水前24小時,通過村公告欄、微信群、入戶走訪等方式逐戶告知,確保群眾提前儲水,重點保障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用水,嚴格避開早中晚用水高峰,將管道接駁作業集中在每日用水寬松時段,單次停水時間控制在4小時以內,盡量把施工對群眾用水的影響降到最小。經過兩個月的高效推進,工程已于10月中旬順利完工,并全線通水試運行。
新供水管道投入使用后,沿線供水壓力從0.12MPa提升至0.3MPa,供水保證率達99.8%,徹底解決了原管道壓力不足、爆管頻繁的問題。在村民肖洪意家中,自來水公司開展回訪調研,詳細詢問用水體驗、記錄群眾建議,見證新管道帶來的民生改善。“以前維修管道是家常便飯,現在花30多萬元換了新管道,水是真的足!”肖洪意高興地說。清風村4組村民梁本琴看著打開水龍頭后噴涌而出的清水,喜笑顏開地說:“洗衣機以前因為水壓不夠沒法用,現在隨時能洗衣服、澆菜園,省了太多事!”
沿線群眾和單位也紛紛點贊,前坡火車站工作人員表示:“供水穩定后,車站衛生間、食堂用水有了保障,運營更順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