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鄧永新
11月9日早晨,在位于漢陰縣蒲溪鎮公星村的漢陰縣益康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大棚里,負責人況長林正在察看香菇長勢。
“2015年10月成立的縣級專家工作站,在食用菌栽培、食品加工、富硒產品研發與質量控制等領域,為我們提供了有效幫助。”況長林說。
近年來,漢陰縣著力構建多層次人才工作體系,依托“優才卡”暖心留才,以“人才鏈”激活“產業鏈”,通過“三張清單”精準引才,形成了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良性發展格局。
以“優才卡”留住人才
“沒想到縣里發的‘優才卡’這么有用處,今年秋季開學時,我為孩子到縣城學校辦理入學,學校很快就辦好報名登記了。”10月29日,漢陰佳佳樂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易延良說。
近年來,漢陰縣推行“優才卡”禮遇人才機制,涵蓋教育、醫療等6大類公共服務領域和20項具體政策。縣委人才辦細化制定配套服務手冊,優化每項服務工作流程,由教體、衛健等單位承接服務事項辦理,明確專人負責答疑解惑、跟蹤服務、銜接協調,為持卡者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
目前,全縣首批“優才卡”已認定發放35人,且在縣域內長期有效,符合條件的人每年可申報認定一批,同時每年對持卡人享受政策情況進行跟蹤回訪,全面掌握承接部門對“政策紅利”落實情況,有效提升了人才的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營造了良好的人才生態。
漢陰縣圍繞教育、醫療等6大類人才關切,制定“優才卡”服務手冊,今年首批認定35名各領域人才享有“優才卡”服務保障。修訂完善引才政策和人才資金使用辦法,重點支持企業引才留才,構建起“引育用留”全鏈條政策體系,不斷激發企業和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讓人才“活水”傾注產業“良田”
陜西一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秋公司)的縣級專家工作站于2023年6月成立,已引進專家及技術人員共9人,從事蠶桑新食品的培育推廣。目前,已研發出富硒桑葉面、油炸桑葉兩種食品,授權企業4項專利。
一秋公司與專家團隊通過技術和工藝優化,有效保留了桑葉營養成分,提升了桑葉食品外殼酥脆度,有效保留了桑葉活性成分,降糖、抗氧化功效顯著。為了讓脆桑葉與桑葉薄餅既保留營養,又實現外殼酥脆、低吸油率等目標,專家團隊綜合運用工藝技術,為桑葉產品的多元化開發提供了技術參考。
“我們配合一秋公司成功研制生產桑葉面、魔芋面、葛根面等系列功能面產品,預計全年收入能達到700萬元。”專家工作站首席專家蘇超說。
漢陰縣制定《漢陰縣重點產業鏈科技創新團隊管理辦法(試行)》,圍繞新材料、富硒食品等5大產業鏈,建成縣級專家工作站。按照“成熟一個、建設一個”原則,成立縣級人才服務專班,建立“一企一策”人才服務事項清單,采取“鏈長+專班+部門”服務聯盟方式推進落實。
以“三張清單”推進產業項目
10月29日,在蒲溪鎮小街工業園區陜西硒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硒漢公司)生產車間,負責人吳子鑫正在察看設備運行情況。
“我們企業的縣級專家工作站成立于2014年,專家團隊幫我們破解了不少技術難題。”吳子鑫說。
以前,硒漢公司的豆腐干保質期約為3個月,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保質期已達到10個月。新研發的拉斯蛋白豆干獲得市場認可,帶動了全縣3個鎮十余個村發展大豆種植。與陜西農林職業技術大學(原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深度協作,通過改良富硒土壤,優化豆類食品深加工技術,研發了QQ豆干、手撕素肉豆干等新產品。
“目前,我們企業年銷售收入達1660萬元,上繳稅金40萬元,生產的豆干、紅薯粉條深受消費者青睞,產品供不應求。”吳子鑫說。
目前,漢陰縣建立企業、產業、項目引才聚智“三張清單”107個,對接高校8名專家駐8家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安康學院12名博士持續服務縣域12家重點企業,累計建設市縣級專家工作站26個。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推進生態漁業科技小院建設,建成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漢陰工作站3個,先后組建省市級研發平臺、企業孵化器等創新平臺18家,一個個科技創新平臺已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最強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