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相宏)“太感謝你們了!這下我們出行、拉東西就方便安全多了,不然的話,我們賣繭子時,還得肩挑背扛。”
11月13日,家住漢陰縣王家河村九組的老隆高興地對前來查看工程進度的村黨支部書記隆孝政和縣自然資源局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駐村隊員一行人表示感謝。
王家河村地處月河北部山區,村內坡陡溝深,村民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尤其是近些年來,蠶桑產業成為村民主打產業之一,年養蠶可達480余張。然而,今年持續陰雨引發山洪,導致9組9戶共19名村民通行的便橋被沖毀,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日常出行和生產生活。由于受災村民多為留守老人,難以獨立承擔橋梁修復工作。他們都迫切期盼外界援助,以盡快恢復通行,保障基本生活與生產秩序。
該縣自然資源局工作組在入戶走訪中了解到村民出行困難后,積極對外協調,爭取多方支持。在村“兩委”的積極配合與鎮政府的統籌下,最終協調落實資金1.8萬元,村民自籌出工18人,共同開展便民橋修復工程。施工過程中,累計清理塌方土石60立方米,埋設直徑80厘米涵管三節共6米,建成一座寬6米、長9米的便民橋,徹底解決村民的出行難題。
據悉,自今年10月進駐王家河村以來,縣自然資源局駐村工作組已累計為村里辦理實事3件,并成功爭取意向性項目2個。此外,在耕地保護、醫療保險征繳等村內重點工作中,該村完成情況均位居全鎮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