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平
2025年上半年,石泉縣印發《關于在鎮村推行民生微實事速辦制工作的指導意見》,聚焦群眾身邊“不起眼”的民生事項,立足基層治理實際,探索建立快速響應、高效辦理的工作機制,彌補民生實事票決制項目周期長、頻次低、響應慢等短板,推動實現群眾小微訴求“即時發現、即時受理、即時辦結”,初步構建起覆蓋全縣、響應及時、運轉高效的基層民生服務新體系。
“早上反映安置點路燈不亮,下午就修好了!”饒峰鎮一名安置點群眾張大爺對村干部的辦事效率連連稱贊。這一變化的背后,是在機制建設上的持續發力。石泉縣堅持問題導向,將群眾反映的各類小微訴求納入清單化管理,健全鎮村聯動工作制度,科學界定小微事項辦理權限和適用范圍,精簡優化訴求收集、分類研判、交辦處置等中間環節,最大限度壓縮辦理時限。
石泉縣改變原來的“坐等上門”為“下沉入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緊密的優勢,依托代表聯絡站平臺,組織鎮村干部和人大代表常態化深入網格單元,開展入戶走訪、實地調研和民情摸排,主動傾聽群眾心聲,精準掌握實際需求。
在此基礎上,全縣各鎮村普遍建立民情分析會商制度,定期對收集的意見建議進行梳理歸納,深入剖析共性問題成因,提升工作的系統性和前瞻性。針對群眾集中反映的突出問題,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因地制宜制定解決方案,增強措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構建“群眾點單、鎮村派單、干部接單”的閉環運行機制,實現了公共服務供給與群眾真實需求的精準匹配。
石泉縣始終堅持以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杜絕“辦結即了事”的現象。各鎮村結合實際,積極探索監督評價新路徑,陸續推行“紅黃綠三色預警+雙向評價”機制、“兩表三單”工作法等做法,對事項辦理全過程實行動態監管。各鎮人大切實履行監督職責,組織人大代表全程參與民生微實事的征集、督辦和評議環節,邀請群眾代表現場查看辦理成果,面對面開展滿意度測評,形成群眾參與、群眾監督、群眾評判的良好氛圍。